这阵子天公有点不做美,华北黄淮的暴雨让人心慌。玉米到了收购关键时候,天气却来添乱子。 山东不少收购点前几天还车满为患,一场雨让送粮车少了许多。 企业门口没车了,价格就开始往上窜,这是逼着人赶紧卖粮? 东北的天倒是没下这么大的雨,可黑龙江部分厂子停收了。 吉林的粮贩子一下子扎堆,价格被压得有点抬不起头。河南北部快收麦了,农户手里的玉米还在观望,都等着卖个好价钱。 暴雨让玉米晾晒成了难题,堆在家里怕发霉,卖出去又怕价低。“晴天晒谷,雨天收仓”,老辈人这话在理,可现在市场变化快。 山东有的企业涨到一块二四,新疆陕西却在降价,市场像坐过山车。 贸易商前几天高价收的粮砸手里了,看着价格天天变直叹气。 农户心里也矛盾,卖了怕后面涨,不卖怕天气再捣乱。 我个人觉得,还是得盯着天气预报看,别让玉米坏在手里。东北得防着地里积水,玉米烂根可就亏大了,赶紧挖沟排水。 华北刚经历暴雨的,把玉米摊开晾,别堆在一起捂出毛病。企业收粮看车多少,这逻辑简单,但天气才是背后的主因。等麦收开始,玉米流通量变大,价格会不会稳下来? 现在不好说。 老办法看云识天气还管用,但手机里的天气预报更准当。草木灰防潮可以试试,配上塑料布遮盖,效果或许更好。不同地区情况不一样,东北防涝,华北抢晴,得各有各的招。 市场价格跟着天气变,农户得学会两头看,天情和行情都重要。这波价格涨跌快,说到底还是天气影响了收粮节奏。要是接下来几天都是晴天,玉米好晾晒,市场说不定稳一稳。 可万一天再下雨,企业收粮难,价格可能又要往上蹦。 留给农户的时间不多了,别总想着等高价,该出手时就出手。现在该做的事很明确,先检查玉米有没有受潮,赶紧翻晒。然后问问附近收购点啥价,对比几家,别被行情牵着走。 拿不准的可以问问村里的种地能手,或者农技站的人。天气这关躲不过,但提前做好准备,损失就能少很多。 玉米是咱的心血,可不能让坏天气毁了收成,该动就得动。最后说一句,行情跟着天气变,咱的脑子也得转得快! |
1 小时前
2 小时前
2 小时前
3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