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囤铜”50万吨改写贸易流,中国需求韧性VS主产国“连环雷” 【全球铜市逼近“临界点”:供应赤字或达百万吨级】 大宗商品巨头摩科瑞(Mercuria)在LME亚洲周上投下一颗“深水炸弹”:2025年全球铜精矿供应缺口将达70万吨,精炼铜缺口30万吨,铜价或在下半年提前突破历史极值。这一预警瞬间引爆市场,铜价应声飙升,COMEX铜价再度逼近11,633美元/吨的前高。 【美国“关税恐慌”引爆全球抢铜大战】 摩科瑞金属研究主管尼古拉斯·斯诺登(Nicholas Snowdon)直言:“铜市场已处于极端脆弱状态,问题不是‘是否短缺’,而是‘何时短缺’。”他透露,今年二季度约50万吨铜将涌入美国,较正常水平激增25-30万吨。瑞银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3-5月美国铜进口量超常规水平25-30万吨,市场普遍认为企业正为规避特朗普潜在关税而“前置采购”。 这场“抢铜大战”正重塑全球贸易流: •中国库存“过山车”:此前因铜大量流向美国,中国库存三周连降,虽近期小幅回升,但结构性短缺阴霾未散; •COMEX溢价飙升:3月铜价创历史新高,正是受美国关税威胁与套利机会驱动。 【供应端“连环雷”:主产国集体沦陷】 全球铜供应正遭遇多重打击: 主产国“塌方”: •智利:矿山品位下滑、罢工潮与环保限制三重夹击,产量增长近乎停滞; •秘鲁:社区抗议与政策不确定性持续扰动,多个大型项目延期; •刚果(金):基建滞后导致增产速度远不及预期。 •能源转型“吞噬”资源:全球每年4%-5%的铜需求增速,远超传统矿山产能扩张速度。 【需求端“双引擎”狂飙:新能源与基建共振】 铜价高烧不退的底层逻辑,在于需求端的“爆炸式”增长: •新能源赛道:电动车、光伏、风电对铜的需求年增速超15%; •中国需求韧性:尽管进入传统淡季,但电网投资、地产竣工等政策驱动领域仍支撑消费; •替代效应:铝价飙升迫使部分领域“以铜代铝”,进一步推高需求。 【铜价展望:下半年或现“历史级”逼空】 综合供需两端,市场已形成三大共识: •缺口难填:即便佤邦等产区复产,2025年全球铜市仍预计维持1.5万吨缺口(ITA数据),相当于全球消费量的3.5%; •库存警报:LME铜库存已降至20年低位,现货溢价持续走阔,显示市场“抢货”情绪未减; •价格预测:高盛预警,若供应中断持续,铜价未来18个月或冲高至15,000美元/吨。 【产业链警示:中国需破局“资源诅咒”】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铜消费国,正面临双重挑战: •上游卡脖子:对缅甸、印尼等资源国的依赖度过高,需加速海外矿权布局; •下游内卷:精铜加工费持续走低,企业需向高附加值领域(如半导体封装用铜)转型。 总结:铜,这场静默的能源革命“隐形战场” 从光伏板到数据中心,从电动车到AI芯片,铜正以“工业维生素”的身份重塑全球产业链。摩科瑞的预警或许只是开始,真正的“铜荒”可能正在路上。对于投资者而言,铜价波动既是风险,更是新能源时代不可忽视的“入场券”。 本文内容仅供参阅,请仔细甄别!长江有色金属网 |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