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黄金综合储备排名,中国排第三,美国仅排第二,第一名想不到。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截至2023年底,全球已开采的黄金存量约为21.26万吨。 近十年全球官方黄金储量从2.76万吨增至3.13万吨,累计增长13.37%。截至 2025年4月,全球前20个主要国家/地区的官方黄金储备中,美国以8133吨位居榜首,占全球官方储备约25%;德国、意大利、法国等欧洲国家的黄金储备也较为可观;中国官方储备量为2284吨,已实现连续18个月增持。 本榜单是综合各国官方和民间储备的数据进行排名。 第四名,德国。 德国官方黄金储备为3351吨,占外汇储备比例70.56%。民间黄金储备约3000吨,总储备量约为6351吨。德国近年通过运回海外黄金(如纽约联储)增强国内储备安全性。 第三名,中国。 中国官方黄金储备为2284吨,民间黄金储备综合估算约1万吨,总储备量约为1.23万吨。 第二名,美国。 黄金储备量8133吨,占外汇储备比例71.33%,是全球官方黄金储备最多的国家。民间黄金储备约8000吨,总储备量约为.61万吨。 第一名,印度。 印度是全球民间黄金储备最多的国家,其民间黄金持有量估计在2.2万至2.5万吨之间,加上官方储备(2025年约为854-876吨),总储备量约在2.28万至2.59万吨之间。 手动分割线:接下来,才是正文。 近代以来,黄金一直是国际货币体系和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支撑。 古典金本位制时期(1816-1914年)。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各国货币与黄金挂钩,汇率由含金量决定(固定汇率制)。1816年,英国率先确立金本位制,随着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金本位制通过殖民扩张和国际贸易向全球扩散,形成以伦敦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 “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时期(1914-1930年代)。一战后,各国黄金储备因战争消耗失衡,英国、法国等放弃古典金本位,实行“金块本位制”(黄金仅作为发行准备,不直接流通,如英国规定兑换黄金的最低限额为1700英镑);德国、日本等实行“金汇兑本位制”(货币与美元、英镑等挂钩,间接与黄金关联)。1929年大萧条爆发后,各国为刺激经济放弃金本位,实行货币贬值,全球货币体系陷入混乱。 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1944-1971年)。二战后,美国凭借占全球75%的黄金储备和强大经济实力,主导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944年,44国在布雷顿森林会议签署《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美元与黄金挂钩(1盎司黄金=35美元),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汇率波动限制在±1%内(固定汇率制)。同时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B),前者负责维持汇率稳定,后者推动战后重建。 美国需通过贸易逆差向全球提供美元(满足国际支付需求),但长期逆差会削弱美元信用(黄金储备不足)。20世纪60年代,美国因越战和福利开支导致财政赤字激增,黄金储备流失,1971年尼克松政府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牙买加体系时期(1976年至今)。牙买加体系是1976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形成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因1976年《牙买加协定》而得名。其核心特征是“去制度化”的多元化安排,打破了单一货币或贵金属的锚定,形成更灵活但也更不稳定的国际货币秩序。 牙买加体系主要特点有以下四点。取消固定汇率限制,各国可自主选择汇率制度(如浮动汇率、盯住汇率等);黄金不再作为法定货币定值标准,成为普通商品;美元仍是主导储备货币,但欧元(1999年诞生后)、日元、英镑、人民币等地位上升;依赖汇率波动、国际资本流动和 IMF 协调,但缺乏有效约束机制。 但是牙买加体系从诞生之日起就先天不足。比如汇率制度多元化浮动,约30%国家实行自由浮动,40%采用固定或中间汇率制,规则缺失导致汇率波动频繁。 再比如储备货币。IMF特别提款权(SDR)篮子中各货币的占比情况(2022年8月1日生效),美元43.38%,欧元29.31%,人民币12.28%,日元7.59%,英镑:7.44%。本质上还是欧美霸权的延续,跟各个国家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度完全不成正比。 所以说,牙买加体系以“无体系”的灵活性适应了后布雷顿时代的多元经济格局,但也因规则缺失和美元霸权延续,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风险累积。 那么问题来了,“牙买加体系”如何向新国际货币秩序转型?或者说新国际话事人如何定义新的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 从前文中不难看出,金本位制的起源和没落与英国称霸世界和衰退的时间节点基本重叠;布雷顿森林体系与牙买加体系也呼应着美国的称霸。 现在随着美国实力逐渐衰弱,中国实力逐渐增强,领导世界的指挥棒交接在即,牙买加体系退出历史舞台是应有之义,区别只在于时间早晚。 新的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会是啥?从国家近些年来在金融体系的一系列动作中大概可以简单的进行拼图。 第一步是对美元的围剿。比如正在推进的本币结算机制。该机制核心是两国央行签署双边本币协议,约定贸易结算使用各自本币,无需通过美元等第三方货币兑换。目前正在实践本币结算机制的有中俄本币结算、中国-东盟本币结算、印度-中东本币结算、中国-中东本币结算、金砖国家本币结算。 第二步是对美元的取代。比如正在试点跨境支付的数字化人民币(e-CNY)。数字化人民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是人民币的数字化形态,属于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一种。IMF正在研究“全球央行数字货币(CBDC)”合作,推动货币体系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人民币既具有现金的支付属性,又融合了数字技术的便捷性,是中国在数字经济时代对货币体系的重要创新。它是中国的法定货币,有中国政府背书,天生就比“比特币”这种虚拟资产更容易被接受。 而且,数字化人民币的发行不需要绑定黄金等实物,所以中国并不需要像美国当年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那样全世界搜刮黄金。数字化人民币背后的技术含量和国家信誉就是它的价值支撑。 未来,随着中国各项实力(经济、军事等)进一步增强,数字化人民币将有机会取代美元成为世界贸易体系新的锚定物。 到那一天,黄金的价值将回归其金属本身,工业生产需求量大,就值钱一点,反之就不值钱。甚至哪一天开采到地球外黄金富矿,黄金恐怕会变得一文不值。在此之前,黄金依然具备投资价值(一旦美元大幅贬值,黄金可能在短期内翻倍)。 |
半小时前
半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