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富卫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富卫集团)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摩根士丹利和高盛为其联席保荐人。 值得注意的是,富卫集团的资本市场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21年9月,该公司曾向纽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后于同年12月决定不再继续根据美国上市计划发行及出售证券。后来,公司将目光转向香港资本市场,此次为富卫集团第四次递表。该公司曾于2022年2月28日、9月13日及2023年3月13日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加上已有的美股、港股、SPAC类型的上市公司,富卫集团有望成为李泽楷的第六家上市公司。从富卫集团和新成立的SPAC来看,李泽楷的“掘金”重心似乎正不断向东南亚倾斜。 招兵买马成长 2024年扭亏 招股书显示,富卫集团是一家迅速增长的泛亚洲人寿保险公司,采用以客为先及数码赋能的模式。 回顾富卫集团的发展史,可以发现这是一部招兵买马的发家史。 2015年开始,富卫集团收购PTFinansialWiramitraDanadyaksa的50.1%股份、Shenton保险、大东方人寿越南分公司、AIG旗下富士生命保险公司、澳大利亚联邦银行位于印尼人寿保险业务的PTCommonwealthLife。 2019年成功收购HSBCAmanahTakaful的49%的股权,以及99.2%的渣打人寿股份,随后增持股份至99.9%。2020年收购VCLI和BangkokLifeAssurance(Cambodia)Plc.的全部股份,以及大都会人寿和香港大都会人寿保险的全部股份。 2021年3月2日,公司完成认购印尼的印尼人民银行人寿保险的少数股权,代价为2.73亿美元。在认购的同时,印尼人民银行人寿保险与印尼人民银行建立了长期分销合作伙伴关系。 2022年3月2日,富卫集团认购印尼人民银行人寿保险的额外股份,代价为5400万美元。一连串的收购后,富卫集团业务遍布香港(及澳门)、泰国(及柬埔寨)、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等市场。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拥有超过2900名保险经纪及独立理财顾问合作伙伴。公司亦建立了数码商务平台,通过应用程序界面集成的直接面向客户(“D2C”)电子商贸平台、银行合作伙伴数码渠道和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平台,以及在线到在线、在线到线下及线下到在线(统称“O2O”)转介计划,有效地接触数码原生、熟悉科技的年轻客户。根据NMG的资料,公司的分销渠道合共使其能够触及多个独家及非独家银行合作伙伴,合并客户群超过280百万人。 目前,富卫集团已通过获得新牌照(例如在菲律宾及印尼),或通过收购在当地有限经营的持牌人寿保险公司(例如在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及柬埔寨),从而进入当中某些新市场。公司的香港(及澳门)、泰国(及柬埔寨)、日本及新兴市场业务于2024年分别贡献34.2%、32.6%、15.7%及17.5%的新业务合约服务边际。 大笔投入,让富卫集团发展迅速壮大。2022-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内),公司分别实现保险收益24.08亿美元、27.56亿美元、27.24亿美元;保险业务业绩分别为4.45亿美元、6.79亿美元、6.70亿美元;投资回报分别为-0.17亿美元、3.59亿美元、12.62亿美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0亿美元、-7.33亿美元和0.24亿美元,公司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 产品方面,公司主要产品分类为分红人寿;非分红人寿;危疾、定期人寿、医疗及附加保险;单位连结式寿险;及团体保险及其他,于2024年分别贡献公司36.5%、28.0%、22.2%、7.5%及5.7%的新业务价值。 “掘金”东南亚背后:负债巨大 人寿保险行业产品广泛,主要满足客户三大核心需求包括理财险、意外险和退休金。亚洲是全球最大的人寿保险市场之一,2023年全球人寿保险总承保保费约36%来自亚洲。2023年,亚洲产生的人寿保险总承保保费估计达到10,280亿美元,其中40%来自我们经营所在的市场。预期到2033年,亚洲人寿保险总承保保费将达到21780亿美元。 总体而言,亚太地区的新兴市场(包括泰国、柬埔寨、菲律宾、印尼、越南及马来西亚等的市场)目前具备相当大的人寿保险渗透潜力。在亚洲,人均人寿保险保费仅为200美元,而人寿保险保费与储蓄总额比率为6.5%。北美及欧洲的人寿保险保费与储蓄总额比率分别为14.6%及15.5%。这表明亚洲地区新兴市场具有庞大的增长机会。 中产阶级扩张、持续的财富积累、巨大的保障缺口(即每年为收窄死亡及健康保障缺口估计所需要的额外人寿保险保费)以及数码发展加速等结构性人口及宏观经济因素,是泛亚保险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得益于景气向上的寿险市场,公司的营收呈现增长趋势。 东南亚市场中,富卫集团的市场地位也在迅速上升。根据NMG的资料,富卫集团于2023年为东南亚市场按年化新保费计的五大保险公司及顶尖银行保险公司。 根据阡乐科技了解,富卫集团能够在东南亚立足与其大手笔收购不无关系,这亦造成了公司债台高筑。富卫集团过往一直依赖债务为营运资金、收购融资及其他资金需求提供资金。 截至2025年4月30日,我们拥有27.86亿美元的借贷(包括来自银行借贷的9.89亿美元债务、来自发行中期票据的3.18亿美元以及来自发行次级票据及次级固定期限资本证券的14.79亿美元)。此外,截至2025年4月30日,我们拥有面值为9.50亿美元及账面值为7.59亿美元的未偿还永续证券。 根据其债务协议条款,公司未来可能会承担更多债务。任何此类额外债务的产生均可能会增加其债务水平造成的风险。巨额债务或对其业务、经营业绩或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众所周知,赔付及财务实力评级是确立保险公司竞争地位的重要因素,其反映评级机构就保险公司向保单持有人履行责任的能力出具的意见,对维持公众对公司产品的信心及竞争地位至关重要。未来,富卫集团还要加强在东南亚区内发展迅速的主要市场营运业务,包括菲律宾、印尼、新加坡、越南及马来西亚等新兴市场的开拓,这对公司的资金提出更高要求。 综上所述,富卫集团营收增长得益于亚洲保险市场景气度较高,然而,公司通过收购扩张的后遗症逐渐显露——巨额负债。若盈利能力无法平稳提升,公司仍有扩张隐忧。 |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