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价5年暴涨约6倍,“疯狂的复方枣仁胶囊”背后发生了什么? ...

来自: 每日经济新闻 收藏 邀请

每经记者|甄素静    每经编辑|易启江    

2eic4iblTAWEXLqPjLXdlmcEenjN7s9kjVVusYtib50CEvaKPicacW5Pmqc8wAgF1CsYO3xlUUnU1QxyqcMfY2Z1HA.jpg

“贵到离谱。”两三亿中国人、近四成成年人都可能有需求的这款药,短短几年间,价格从一盒约20元,一路狂飙到100多元。

近日,成都梁先生发现,常用的辅助睡眠药复方枣仁胶囊,部分药店售价竟高达约148元一瓶(12 粒装),平均一粒超12元。梁先生有轻度的睡眠障碍,三年前朋友推荐用上了这个药,当时售价才20多元一瓶。

这一现象并非孤例,网友金小米在网上分享了过去几年的购药订单,通过订单记录对比发现,12粒装复方枣仁胶囊2020年曾低至约20元一盒(瓶),而如今有的渠道一盒(瓶)竟接近150元,5年暴涨约6倍。

2eic4iblTAWEXLqPjLXdlmcEenjN7s9kjVPRhTR1zKMQLNvibcClUZq3suPE8Zic51s8p5qCPDFGHDwywow0vBysrQ.jpg

网友金小米2020年订单显示,5盒(瓶)复方枣仁胶囊售价106.87元,单瓶价格约21元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记者在网络购药平台上查询了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地销售信息,发现不同地区售价和销售方式存在差别,异地快递售价稍低,12粒装最低66元一盒,同城外卖、秒送等形式,12粒装单盒价格约 80~150元。

2eic4iblTAWEXLqPjLXdlmcEenjN7s9kjVgIBv0bQeeaPLs9aJABY9gjsQqQGAefdWic6RgoFYzfiaibyKnReE91Fyg.jpg

复方枣仁胶囊在成都一药店售价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一款普通的中成药价格暴涨,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简称每经记者)日前深入药厂、药材产地和药店等多环节进行了调查。

1

药厂:出厂价持续攀升,5月1日后涨价至98元/盒

复方枣仁胶囊由重庆希尔安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目前市场销售规格分为2 粒装、6粒装和12粒装三种。

记者以购药者身份,就复方枣仁胶囊价格问题咨询了重庆希尔安公司工作人员,并获取了该药品近几年出厂价及售价相关信息。据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该药12粒装零售价为128 元一盒,他们公司供货价(即经销商进价)为98 元。公司还规定,每盒销售不得低于零售价128元。

工作人员称,这几年,该款药价格确实上涨比较多。2021 年,公司供货价12粒装每盒未低于过四五十元,2022~2023年未低于过68元,从今年5月1日起调价至 98元。

就复方枣仁胶囊过去几年价格波动情况,记者采访了重庆希尔安药业负责该款药品销售的工作人员。对方表示,是因为两种主要成分原材料大幅上涨,并且该款药品目前仅在药店渠道销售,没有做医院(渠道销售)。

2

药材:主要原材料三年间从每公斤200元上涨到1000多元,最近两年有所回落

记者了解到,复方枣仁胶囊主要成份为酸枣仁(制)、左旋延胡索乙素,辅料为淀粉。在中药材市场,酸枣仁为大宗常用品种,是养心安神类常用药,正常年用量为7000至8000吨,主产在黄河以北丘陵及山坡,以野生资源供应为主。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生态农业专业委员会委员刘红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2020年8月份以前,酸枣仁的价格一直平稳,2020年9月份,由于受灾减产,价格一路上涨,从200元每公斤起步,6个月上升为300元每公斤。2021年产新时,“抢青”(提前采收)严重,而且减产加剧,价格进一步上涨至450元每公斤。2022年1月,涨到470元每公斤,2023年6月份涨到1050元每公斤。

由上述数据可见,酸枣仁17个月上涨了580元,三年间则累计上涨了近800元,涨幅达400%。

2eic4iblTAWEXLqPjLXdlmcEenjN7s9kjVxDPibNoWOtmBYrOXXBROR1zJ4bbDU3mjv46BWicEkphLiaQeibyFb6hJXQ.jpg

“血雨腥风!”谈到酸枣仁最近几年的价格波动,一家中药企业采购销售负责人张阳(化名)这样形容。他分析,出现2020年~2023 年这个上涨周期,是因为疫情后需求激增,叠加野生资源稀缺、资本涌入,推动酸枣仁价格从200元每公斤飙升至千元以上。彼时,“抢青”现象严重,导致产量与质量双降,市场炒作氛围浓厚,加工户普遍以约900元每公斤成本囤货。

复方枣仁胶囊另一原料延胡索,在过去几年内价格也出现了较大波动。据中药材天地网统计数据,2020年~2022年,受减产和供应紧张影响,延胡索价格从每公斤40元涨至150元。2023年~2024年震荡维持高位,最高达160元每公斤。

2eic4iblTAWEXLqPjLXdlmcEenjN7s9kjV2hAXlnNeDDUDicsEVsFhzlp8BLNfmoXRNvDruibRa6HlE44LGtCcVK4Q.png

数据来源:中药材天地网

不过,从2023年~2024年下半年开始,酸枣仁和延胡索价格分别出现了下跌趋势。其中,酸枣仁2024年7月份跌到了520元每公斤,10个月下跌了530元,跌幅超50%,目前价格维持在约400~500元每公斤。陕西产延胡索最新价格为65元每公斤,与去年同期相比,价格下降70元,跌幅高达约52%。

2eic4iblTAWEXLqPjLXdlmcEenjN7s9kjV0E4ibJJib2EWnLvRg3tRw8HcyxUpqAQBjYDLPRgRicYK9RUC8sbIQK07w.jpg

3

药店:药价跳涨,有些消费者“基本咬着牙买”,有的则改买其它替代品

药材价格回落,终端药价依然坚挺,为什么?记者就此采访到了一些药店负责人。

深圳南山区经营多家连锁药店的负责人黄先生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核心的原因是需求旺盛,供不应求。尽管价格高,但是因为效果好,需求量大,买家基本会选择“咬牙买”。

晓梦(化名)告诉每经记者,她最早购买是2020年,当时一瓶12粒20多元。起初,该药价格上涨较为缓慢,但自 2024 年起,价格大幅攀升,涨至 88 元后,她便停止购买,有需求时转而寻找其他药物替代。晓梦还提到,价格暴涨后,许多药店不再销售此药,以往随处可见的复方枣仁胶囊,如今在部分药店已难觅踪影。

每经记者在药店实地走访中发现,多家药店确实出现了复方枣仁胶囊断货的现象。药店工作人员在查询药店系统之后告诉记者可以预订,2~3天后可到货,其后台显示售价为一盒101元,会员价也要99元。

也有药店销售人员极力推荐主要成分为灵芝等中药材的安神冲剂,一盒32包售价高达300多元,或者安神补脑液、枣仁安神胶囊、褪黑素、盐酸罗通定片等。不过,水涨船高,有些替代品价格近年来也普遍上涨。

2eic4iblTAWEXLqPjLXdlmcEenjN7s9kjVCAjicrxxvAcVwZAmupicRBKJVUbo5VUliagsRGmhIPxqsYic7NRBN1jl5g.png

药店在售的复方枣仁胶囊及同类药物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甄素静 摄

至于为啥终端药品没有和上游药材价格同步下降,康美中药城质量监管部负责人刘洋清表示,这是因为,与原料市场相比,成品药受原料价格波动的传导滞后时间更长。他解释称,生产一批成品药之前,通常会储备较多原料,若这批原料采购价格高,其成本自然升高,进而导致售卖价格上涨;反之,原料价格降低时,正常应下调售价,但成品药调价过程较为复杂,因涉及众多部门,一般又不会轻易调低价格。

4

医院:2021年~2024年,睡眠科门诊患者人数增长近30%

安神类药品畅销的背后,是睡眠障碍人群数量的增加。一位不愿具名的三甲医院精神科医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相较十几年前,最近这些年,受睡眠问题困扰患者明显增多,这在其门诊中尤为明显。

2022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数据显示,成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而有42%的老年人入睡时长超过半小时,失眠率高达21%。据国家卫健委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数据,中国人口失眠症发病率在10%~20%,即14亿人中有两三亿人患失眠症。

不久前,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5)》,披露了2021~2024年来某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睡眠科对门诊和住院患者的接诊数据,包括患者的诊断、治疗等信息。数据显示,2021年该院睡眠科门诊患者人数为4595人次,到2024年,已增加至5936人次,增长了29.18%。

2eic4iblTAWEXLqPjLXdlmcEenjN7s9kjVpsIpT5edUUZRL6HujmOXIMpvfqXUnKShRj6SvvEwAOvAt6qiaiaQb8Hg.jpg

咨询公司Frost &Sullivan(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分析预测,中国失眠症患者数量将从2017年的2.5亿人增长至2030年的3.3亿人,年复合增长率为2.9%。与此同时,失眠症药物市场规模也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预计从2017年的103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212亿元。

记者|甄素静

编辑|易启江

视觉|帅灵茜

排版|易启江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公司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长岭街道长岭路与观山路西北角中天会展城TA-1、TA-2栋(2)16层14号
电子邮箱:599599113@qq.com
客服电话:13765656037

Powered by 贵州阡乐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qianlew.com Inc.( 黔ICP备2025043673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