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继续说一说玉米的事情。 按说现在是小麦正收获上市的时候,正是小麦的主场,应该说小麦才对,但怎奈玉米不消停,频频出状况。 所以还是接着说玉米。 玉米又发生了两件事: 第一件是中储粮直属库陆续开收小麦,给出了收购价格,基本在1.21至1.23元/斤左右。 这对小麦市场来说,是一个不错的开局,意味着小麦的底至少稳了,后续至于顶部空间是多少,那就看各方主体情绪博弈了。 这个价格开出来以后,小麦还没什么反应呢,玉米倒先涨了。 一直下跌的山东市场又开始出现回涨现象。 第二件事就更怪。 这几天玉米的上量一直呈持续下降的状态,这也很好理解,毕竟价格在下跌嘛,当然再上量也就没意义了。 但是5月21日山东深加工门前的上量出现了小幅的增长,从前一天的585增加到了602,但是行情却出现了明显的抬头迹象。 也就是量增而价涨,这就和之前的看量下菜碟就不太一样了。 而这两件事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那就是不管怎么说,玉米又涨了。 玉米的上涨是否和中储粮小麦的开价有关呢?或者这又释放了什么信号呢? 首先,我认为玉米的再次反涨和两件事有关: 一是小麦的行情。 我们之前说了,玉米的行情有一半就系在了小麦身上,只有小麦行情固定以后,玉米才能有新的动作。 而中储粮开收小麦的价格确实也给了玉米一颗定心丸,即小麦的行情有了,那么玉米的行情也就随之而出了,至少大跌的几率很小。 二是天气。 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因为根据预报,山东华北等地区又将迎来一轮强降雨天气。 天气是影响玉米上量的重要原因,所以企业也有提价收粮的意愿。 那么,玉米的这次反涨释放了哪些信号呢? 我觉得有两个: 第一个,玉米的下跌空间有限,或者说跌不动。 造成玉米下跌主要就是两件事,一个是需求,另一个就是小麦的替代。 需求方面其实已经是明牌,虽然说猪价还是不死不活的,但是生猪产能在那儿摆着,猪总要吃食。 而去年玉米减产,再加上今年售粮进度较快,目前基层已经是粮尽,大部分粮源可以说都集中在中间的贸易环节,贸易主体相对基层农户当然更有应对市场和博弈的能力。 小麦开价以后,也相当于给了玉米底气。 因为小麦要流入饲用,一定是与玉米价差缩小或者是倒挂才可能实现,所以小麦价格出来以后,玉米也就有了底,至少落价空间变得有限。 第二个,玉米看涨情绪增加。 说实话,小麦能开出这个价格其实很不容易了,为什么? 抛开成本问题先不说,小麦供强需弱的格局十分明显。虽然说今年预期小麦流入饲用的量要升级,但是在小麦刚上市的时候有保护期,也就是所谓的口粮不饲用,所以这么大的供应量,小麦还能开出这个价格实属不易了。 只要小麦不大跌,玉米的底就结实,而且今年玉米和小麦基本都是一个路数,即得先有底,然后再探顶。 所以底确定以后,然后就会开始漫漫寻顶路了。 本文完,欢迎关注并点赞,给个支持。 |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