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石普宁 每经编辑|余洋 东西两座城,时间相隔不过一天,IP却讲出了相似的故事。 5月18日,成都的哪吒借裸眼3D技术“闯入”核心商圈的巨幕,与城市地标同框;5月19日,上海的迪士尼乐园为其庞大的IP宇宙再添一子——蜘蛛侠主题园区宣布动工。 一东一西,一个数字化的“首秀”,一个实体化的“动工”,仅仅是巧合,还是城市发展的“剧本”中,文化IP开始扮演了更吃重的角色?或许不如这样问:在旧的城市吸引力模型提速换挡之际,什么才是新的抓手? IP,这个曾经更多在文化娱乐领域打转的词汇,似乎正悄然成为增加城市吸引力的新课题。它们不再仅仅是内容产品,而更像是一种催化剂,一种能够与城市空间、产业生态、乃至市民情感产生复杂化学反应的介质。 在这场城市引力的重塑中,IP如何从点缀走向支撑,甚至成为驱动?“强IP时代”对于一座城市真正的价值又在哪里?或许,答案就藏在这两场看似独立的事件背后,关于IP如何从“存在”走向“引力”的过程中。 IP“筑城”进行时成都的夜晚,再次因哪吒的出现有了些许不同。5月18日晚上,当那个自带BGM的少年英雄,从春熙路商圈的巨型屏幕中“破框”而出,围观人群的手机屏幕,几乎与哪吒一同点亮了夜空。 “我是哪吒的忠实粉丝,画面属实震撼。成都的裸眼3D做得特别好,科技感拉满!”市民娜娜的观感,在表达出在场者的心声的同时,也折射出这一IP与现代科技结合所产生的化学反应。 ![]() 图片来源:成都日报 |
2 小时前
2 小时前
2 小时前
2 小时前
2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