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乐科技获悉,国内脑机接口进展不断。5月17日,北京天坛医院脑机接口临床与转化病房成立。该病房由天坛医院联合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共建,是我国首个将脑机接口技术应用于临床的病房。未来,该病房将开展科研及临床试验,为偏瘫等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提供创新治疗。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是一种通过技术手段,直接在大脑与外部设备(如计算机、机械臂等)之间建立信息传输通路的系统。简单来说,它是大脑和机器之间的“翻译官”。 近年来,脑机接口技术飞速发展。5月8日,上海阶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阶梯医疗”)的科学家们在媒体沟通会上展示了一段视频,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其脑机接口受试者已可以通过意念控制玩“马里奥赛车”游戏。阶梯医疗的工作人员表示,这是国内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在注册前的前瞻性临床试验,公司也成为继马斯克的Neuralink之后全球第二家进入临床阶段的侵入式脑机接口公司。 此外,近日据媒体报道,苹果正在深入研究脑机接口技术,与初创公司Synchron合作,探索通过脑信号控制iPhone、iPad和Vision Pro等设备的可能性。这一前沿技术有望为瘫痪患者和行动受限者带来全新的交互方式。 在政策层面,四川省计划到2030年,实现侵入式脑机接口手术3000例/年,服务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多类患者超10万人次/年,康复设备应用超2万人次/年,并推动多场景应用。今年以来,各地利好政策不断,如北京加强多元资金支持,上海聚焦前沿科技组建决策咨询体系,国家药监局也发布举措优化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此外,3月底湖北省医保局发布全国首个脑机接口医疗服务价格,为脑机接口技术临床应用提供政策保障。 脑机接口行业前景广阔。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达19.8亿美元,预计2028年将突破60亿美元,五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5.22%。医疗健康是当前脑机接口最成熟的赛道。目前,我国脑机接口设备的市场规模在十亿元级别,占全球市场份额不足十分之一。机构预测,2040年我国脑机接口综合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2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6%。 上市公司也在积极布局脑机接口领域,以布局下游解决方案为主。伟思医疗在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领域拥有丰富产品和技术储备,已获数十项相关专利;翔宇医疗自主研发的脑机接口系列包含多款无线脑电采集系统,且相关产品与外骨骼机器人结合的产品正在研发中。 方正证券认为,脑机接口有望成为下一代人机交互的核心技术,彻底改变人类与机器的交互方式。在短期内,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将主要集中在医疗康复领域;中期来看,输出式脑机接口技术将拓展至教育、娱乐、军事和工业等领域;长远而言,脑机接口将转向功能改善与增强,实现脑机融合智能。东北证券研报指出,我国脑机接口产业链已初具规模,商业化进程加速。 中信建投表示,脑机接口产业链中上游的技术进步带来下游应用端不断突破,近年来国内外在运动恢复、语言沟通、听力重建等医疗领域的研究不断出现里程碑式成果。国家和地方均推出多项政策利好行业加速发展,在技术革新和政策红利催化下,国内脑机接口公司有望逐步实现商业化应用。 脑机接口概念相关港股: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00553):由南京熊猫规划科技部牵头组织申报的“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多模态人机交互系统集成关键技术研发”此前成功入选2022年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项目。 微创脑科学(02172):公司是神经介入领域领军企业,产品和技术优势显著,有望充分享受行业快速发展和进口替代红利, 目前已实现盈利,业绩端有望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宣布其全资附属公司微创神通医疗科技(上海)与多个投资方于2024年12月16日签署了合伙协议,成立名为“深圳市中金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产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投资基金。该基金的总资本承诺为10亿元,其中微创神通医疗科技(上海)将出资2亿元,占基金20%的权益。 心玮医疗-B(06609):2023年6月25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例介入式脑机接口在北京成功完成动物试验。该介入式脑机接口由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段峰科研团队牵头与心玮医疗联合研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