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乐科技获悉,华创证券发布研报称,透过微观财报观察宏观趋势,客观来看,当前部分企业经营可能面临一些压力,包括当期盈利走弱、回款不畅,以及衡量企业预期的资本开支、货币资金增速转负。但同时,一些积极的线索正在形成:1)消费线索:制造业薪酬同比增4.4%,上市公司劳动者报酬占比达2012年来峰值,利好消费;2)产业线索:制造业/金融业薪酬比升至2012年高位,装备制造业扩表加速,支撑高技术产业发展;3)资本市场线索:皮革、电子等行业投资回报逆势提升,上市公司净流出资金增强投资者回报能力。 华创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一、吸纳就业:绝对规模增长,行业有所分化 1)总量增长,但增速放缓。2024年,制造业上市公司(3661支样本)员工总数为1601万人,同比增长3.3%,较前值4.1%小幅放缓。同比增量为51万人,为2024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的4.1%; 2)行业有所分化,就业增长的主要是汽车制造、计算机通信电子,2024年两个行业员工数分别增长32、18万人,合计50万人,几乎贡献了制造业上市公司就业的全部增量。就业下滑的主要是电气机械,2024年减少5.1万人。 二、收入分配:薪资增速仍高,一次分配优化 1)制造业薪酬增速不低,且相对收入水平提升。2024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人均薪酬为17.6万元,同比增长 4.4%,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4.6%)大体持平。从相对水平看,2024年,制造业人均薪酬与金融业之比由降转升,录得2012年来最高值,即从相对薪酬层面看,有利于人才流入制造业。 2)上市公司层面的“劳动者报酬占比”提升,近似以薪酬总额/营业收入衡量上市公司层面的劳动者报酬占比。2021年来,制造业上市公司中劳动者报酬占比持续提升,2023年为9.3%,2024年升至9.9%、为2012年来的最高值。 三、盈利问题:整体承压,境外业务利润率较高 1)制造业盈利承压。2024年,制造业上市公司营业利润同比-12.2%,较前值-11.1%继续放缓。营业利润率从2023年的6.6%下滑至2024年的5.7%。此外,该行计算制造业盈利压力指数= abs(亏损企业亏损额)/[abs(亏损企业亏损额)+盈利企业盈利额],该指标数值越大,表征盈利的压力越大。2024年,工业整体盈利压力指数上行至10.5%,高于2023年的7.7%,但相较2015年的15%偏低。 2)境外业务营业利润率较高。按照境外营收占比,将每个行业的上市公司三等分,境外营收占比处于该行业前1/3的样本,营业利润率为7.8%,高于境外营收占比处于行业后1/3样本的4.8%。分行业看,29个制造业行业中,20个行业符合该规律。 四、投资回报:整体下滑,但不乏结构亮点 该行估算制造业上市公司投资回报(经营利润/全部投入资本),2024年约为5.4%、较上年的6.4%继续回落,绝对水平已低于2014年、略高于2015年。但结构上不乏亮点,皮革毛皮、计算机通信电子、通用设备等 7个行业逆势回升。 五、资负问题:扩表速度放缓,资产负债率提升 2024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总资产同比5.1%,较前值放缓3.3个百分点,但仍在扩表中。此外,制造业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连续三年提升,2024年录得52%。 六、现金流:回款周期拉长,货币资金放缓 1)回款压力加大。2024年,制造业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升至57.1天,为2012 年以来次高,设备修理、铁路船舶、非金属矿物等行业压力较大。 2)货币资金增速转负。2024年,A股非金融企业货币资金同比- 1.9%,前值4.1%。行业层面,地产同比-12.1%、低位略改善;制造业大幅下滑至-2.8%。 七、资本开支:增速转负,但新上市企业逆势扩张 1)制造业上市公司资本开支增速转负,2024年,制造业上市公司资本开支同比-11.1%,前值3.4%。行业层面,家具制造、纺织服饰、石油化工资本开支增速回落较为明显。 2)但2023-2024年新上市企业资本开支高增,达 23.7%,显著高于其他企业。从行业上看,新上市企业集中于计算机通信电子、专用设备、化学原料、通用设备、电气机械,5 大行业占到近两年上市企业数量的65%。 3)未来供给压力或不大。以上市公司资本开支与折旧摊销之比的历史分位数,近似衡量未来供给压力。制造业整体的资本开支与折旧摊销之比处在2011年来的最低水平,未来的供给压力相对不大,行业层面,未来供给压力较大的主要集中在电力、煤炭开采等。 八、融资问题:债务增速放缓,利息负担减轻 1)带息债务增速放缓,2024年,制造业上市公司带息债务同比6.8%,2022年来持续放缓。行业层面,带息债务增速逆势提升的,主要是酒水饮料、文体用品;增速下滑幅度较大的,主要是印刷复印、家具制造、食品制造等。 2)利息负担减轻,以利息费用/带息债务观察企业的利息负担,2024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3.36%,较2023年的3.48%有所下降。对应宏观层面企业贷款利率持续下行,据央行数据,2024年第四季度企业贷款加权利率已降至3.34%。 3)企业为外部投资人创造回报的能力在增强,观察制造业上市公司“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与“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之比,若该比值大于1,表明企业为资金的“净流出方”,即企业在为投资者创造收益。2012年来,该比值在1上下波动,但2024年,该比值大幅上行至2.43,为2012年来最高值。 风险提示:研究样本不完备,上市公司对经济整体的代表性有限,单一财务指标的代表性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