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5月14日),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BMD)棕榈油主力合约FCPOc3连续第四个交易日收涨,7月合约收盘报3925林吉特/吨,日内涨幅0.82%。技术面显示,价格站稳布林通道中轨3930林吉特上方,但MACD柱状线仍位于零轴以下,反映市场反弹动能尚未形成趋势性反转。日内行情主要受大连植物油走强带动,但林吉特兑美元汇率升值0.81%抑制了涨幅。 ![]() 短期利多支撑来自中国市场的溢出效应。大连商品交易所9月棕榈油合约日内大涨2.17%,豆油合约跟涨1.15%,与马来西亚棕榈油形成跨市场联动。吉隆坡交易员指出:“价差修复需求触发空头回补,同时低位买盘活跃。”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油价格下跌0.6%,但亚洲时段植物油市场的强势仍主导了棕榈油情绪。 利空压制因素则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林吉特走强直接抬升进口成本,削弱价格竞争力;二是马来西亚4月库存数据超预期攀升。该国棕榈油局(MPOB)最新报告显示,4月末库存跃升至六个月高位,产量同比创十年同期峰值,而国内消费环比下滑9.3%。这一数据令市场对短期供应宽松的担忧升温。 印尼政策调整或成新变量 印尼政府宣布自5月17日起将毛棕榈油(CPO)出口关税从7.5%上调至10%,旨在为生物柴油B35强制掺混计划提供资金。知名机构分析师认为,此举可能通过两种路径影响市场:“出口成本增加或抑制短期发货量,但若印尼国内生物柴油消费加速,中长期将抵消部分出口压力。”当前印尼与马来西亚的价差已收窄至50美元/吨,税负转移能力将成为关键观察点。 机构观点分歧显现 部分分析师对反弹持续性持谨慎态度。新加坡某大宗商品研究主管指出:“马来西亚产量季节性回升叠加库存压力,价格在4000林吉特关口面临强阻力。”技术派交易员则关注布林上轨4127林吉特的压力位,认为“需突破该点位才能确认反转”。 相比之下,看多阵营更关注潜在的需求端改善。雅加达贸易商透露:“斋月后补库需求可能于5月末启动,中国三季度节日备货也将逐步展开。”此外,南美大豆压榨延迟导致的豆油供应缺口,或进一步强化植物油的替代消费逻辑。 后市展望 当前棕榈油市场处于“强预期与弱现实”的博弈阶段。短期来看,印尼政策调整与林吉特汇率波动仍是主导因素;中长期则需验证生物柴油需求增量能否消化产地库存压力。交易策略上,建议密切关注3920-3950林吉特区间的突破方向,若站稳该区域,不排除测试前高可能,但库存高压下追涨风险仍需警惕。 ![]() |
昨天 23:37
昨天 23:08
昨天 23:08
昨天 23:08
昨天 2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