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净利同比翻倍!“奶酪第一股”的“克难妙手”

来自: 每日经济新闻 收藏 邀请

每经记者|范芊芊  丁舟洋    每经编辑|文多    

115%——这是刚刚过去的一季度中,“奶酪第一股”妙可蓝多(SH600882)的归母净利润增速。放眼全国的上市公司,这样的成绩绝对属于少数。公司逆势增长的秘密在哪?

奶酪变身芝士奶盖融入新茶饮场景 图片来源:企业提供

看数据“绩之亮”:净利润同比增速创近3年来新高

在归母净利润增速创下近3年一季度新高时,妙可蓝多一季度实现营收约12.33亿元,同比增长超过6%。其中,作为核心业务的奶酪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7%。

由此可见,一季度,公司是典型的“增利又增收”,而且是净利润增速远超过营收增幅,内涵式增长态势明显。

这和前两年的情况完全不一样。过去几年中,虽然公司营收保持了逐年增长,净利润却整体增长缓慢。但对于企业来说,发展的关键还是在于持续盈利,没有盈利,再多的营收都是无用功。

看形势“难之多”:液态奶增长乏力,儿童市场“内卷”

2024年是业内吐槽“牛奶难卖”的第三年。这从近日各大乳企发布的2024年财报中就能看出来,在乳企庞大的业务体系中,作为主力产品的液态奶增长乏力。

消费者研究与零售监测公司“尼尔森IQ”的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乳品全渠道销售额同比减少2.3%,其中液态奶全渠道同比下滑3.7%。2024年,伊利、蒙牛、光明这国内三大乳企的液态奶业务营收分别同比下滑12%、11%、9%。

2025年,中国奶业依然面临生鲜乳价格持续走低的困境。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发布的《2025年3月鲜活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月报》显示,3月份,奶业主产省份的生鲜乳收购价为每公斤3.08元,环比跌1.0%,同比跌13.1%。

妙可蓝多此前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公司在2018年推出了大爆款儿童奶酪棒,但是随着更多企业的加入,“价格战”随之而来,市场份额不断被蚕食,利润率也持续走低。

2023年,妙可蓝多净利润下跌幅度同比扩大。对此,妙可蓝多创始人、CEO柴琇在去年也曾坦言:“(2023年)财务报表不好,我也很难过。我也在反思⋯⋯”

妙可蓝多创始人、CEO柴琇 图片来源:企业提供

看路径“手之妙”:牵手奶茶、餐饮,寻求国产奶源替代

时隔一年后,妙可蓝多在今年一季度实现逆势增长的秘诀是什么?采访中,《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得知,妙手有三。

其一,是产品的创新。

从去年开始,妙可蓝多推新品的速度开始变快,奶酪条、奶酪小粒、慕斯奶酪杯、一口奶酪⋯⋯公司产品形态变得更多样。

妙可蓝多用“汪汪队”联名款奶酪棒等产品稳住公司在儿童零食市场的地位,同时开始挖掘成人零食及家庭餐桌系列。

其二,是场景的拓展。

“奶酪源自牛奶,又与牛奶不同,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覆盖场景更广。”妙可蓝多副总裁胡宗田今年4月底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举例说,奶酪可以融入全天——从早上的奶酪面包、午间的生酪拿铁咖啡到晚间做菜时加的奶酪块。而且奶酪不含乳糖,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人。

除了上述几种直接面对消费者(C端)的渠道,妙可蓝多还加大了与企业端(B端)的合作,这包括与餐饮品牌合作开发奶酪馅料、酱料等产品。B端领域的毛利率远不及C端,但可以让奶酪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更广泛人群的生活中。胡宗田介绍:“比如我们给奶茶品牌提供厚乳芝士,帮餐饮客户一起研发芝士口味的产品。对他们而言,芝士的确不算便宜的原料,但只要加一点点,产品的风味就会大幅提升。”

其三,是成本的控制。

拓消费场景是扩大营收规模的一种路径,降成本则是提高盈利能力的另一种路径。柴琇也曾表示,妙可蓝多奶酪产品距离极致成本还有5%左右的空间。

“这是阶段性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全公司协同的结果——包括产品、采购、研发、生产、物流等环节。”今年4月的业绩说明会上,柴琇以线上、线下的渠道协同为例谈道,很多产品在抖音、淘宝等线上平台先爆卖,然后逐渐引流至线下。

“如果说哪方面(对成本控制)贡献最大,一个是研发,一个是采购,但更多的来自协同。”柴琇表示。

在采购端,降本的关键之一是寻找国产奶源替代,这件事妙可蓝多已经做了一年半。去年,一家国内原辅材料供应商跻身妙可蓝多前五大供应商之列,便是一大佐证。

“期间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包括原料替换后客户能不能接受、生产设备工艺如何调整等。但这个是不得不过的难关,(因为奶源替代)让企业降了成本,也让我们的奶酪原料有了自主可控的供应链护城河。”柴琇说。

在研发端,打造超级大单品则是降本的关键。“如果产品太多,没有主力大单品,不管怎么做成本也降不下来,一定要有核心大单品。”柴琇说,如今奶酪小丸子、奶酪小三角都有发展成大单品的趋势。这不是简单的成本削减游戏,是一场通过规模化制造建立护城河的效率革命。当企业将资源聚焦于打造超级单品,供应链的边际成本和研发费用率就会降低。

“更为重要的是,做奶酪就是在做产业链。生产奶酪的同时,也会产生很多副产物,比如乳清。(乳清)怎么使用?是当成污水排掉,还是变成高附加值的乳清蛋白、乳清粉或乳清饮料?副产品的产业链如果一开始不布局好,奶酪制造的成本就会一直居高不下。”柴琇说,把国产奶酪做起来的前提,就是要具备做整个产业链的能力。

柴琇提到的高附加值产品中,乳清蛋白对肌肉修复有好处,由此催生了运动营养市场。这一市场目前仍是进口产品主导,但为中国奶酪产业开辟了价值跃升的黄金赛道。从儿童零食到运动补给,从临床营养到工业原料,奶酪深加工技术的突破正重构乳业价值链——提升奶酪深加工转化率,释放“百亿级”产业红利。这不仅是产品形态的迭代,更是乳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公司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长岭街道长岭路与观山路西北角中天会展城TA-1、TA-2栋(2)16层14号
电子邮箱:599599113@qq.com
客服电话:13765656037

Powered by 贵州阡乐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qianlew.com Inc.( 黔ICP备2025043673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