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原油市场经历了显著的价格下滑。在刚刚过去的4月,国际油价创下3年多来的最大单月跌幅。其中,WTI油价4月跌幅超18%,布伦特油价下跌超15%。在国际油价持续下跌的背景下,天然气市场却呈现出别样的景象。5月8日,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天然气6月期货价格逆势上涨,涨幅超4.5%,报3.621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在原油价格接连下挫的阴云笼罩下,天然气市场为何走出独立行情? 由于定价机制的差异,石油和天然气的价格走向常常出现“分道扬镳”的现象。石油的定价以期货市场为主导,像布伦特原油和WTI原油,其价格受到全球地缘政治局势、“欧佩克+”产量决策、美元汇率波动等众多复杂因素的左右,对各类短期信息极为敏感,波动较为频繁。 天然气市场则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分割特征。在北美,亨利港天然气价格由本土的供需关系决定,如页岩气产量的变化、供暖需求的波动等。当美国本土页岩气产量大幅增长时,亨利港天然气价格往往会受到下行压力;反之,在冬季供暖需求旺季,价格则会上升。欧洲的天然气价格虽也是市场化定价,但地缘冲突、LNG进口规模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情况都会对其产生显著影响。乌克兰危机期间,欧洲LNG进口规模的变化,就使欧洲天然气基准TTF价格波动剧烈。而今年,受需求增加及地缘政治因素影响,欧洲天然气价格持续高企。数据显示,今年4月,欧洲平均天然气价格较2024年4月上涨28%。亚太地区方面,过去几年,由于大部分天然气长贸合同与油价挂钩,其天然气价格受油价波动影响较大。但近年来,随着现货市场的发展,亚洲天然气价格受区域供需的影响越来越大,与油价的联动性逐渐减弱。2025年以来,亚洲部分国家因工业复苏,对天然气的需求增加,使得该地区天然气价格走势与油价背离。例如,国际油价在今年4月持续下跌,但亚洲液化天然气价格重要指标JKM的价格4月却环比上涨10%。 从供需基本面来看,石油和天然气的市场逻辑不尽相同。石油供应方面,“欧佩克+”能够通过调整减产或增产策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对全球石油供应进行调控。例如,近期“欧佩克+”增产计划的实施,就使得全球石油供应增加,对油价形成下行压力。 天然气的供应则存在诸多限制。一方面,LNG项目从规划筹备到最终投产,通常需要5—7年的时间,投资周期长使其短期供应缺乏弹性。另一方面,地缘冲突等因素对天然气供应的影响更为直接。比如乌克兰危机导致俄罗斯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大幅减少,欧洲只能加大LNG进口力度,但全球LNG贸易的灵活性有限,难以迅速填补供应缺口。即便在油价下跌的情况下,天然气的供应结构也不会因此而迅速改变。美国页岩气产量虽然受到油价下跌的一定冲击,但其钻机设备和从业人员由页岩油向页岩气开采的转移,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天然气的产量稳定。根据贝克休斯5月2日发布的数据,美国石油活跃钻井数量在当周减少了4个,但天然气钻井数量却增加了2个。这也表明,油价下跌对天然气供应的影响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 从需求端来看,石油需求主要集中在交通和工业领域,容易受到经济周期波动和新能源替代的影响。当经济增长放缓,如当前全球经济面临衰退预期时,石油需求就会相应减少;同时,随着电动汽车等新能源交通工具的普及,石油在交通领域的需求也被逐步替代。 天然气的需求则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受发电和供暖需求影响,冬季的天然气需求会大幅增加。同时,在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天然气作为相对清洁的化石能源,被视为煤炭和石油的替代品,其需求增长具有一定的韧性。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上升,天然气作为过渡性能源的地位愈发重要。以欧洲为例,天然气发电逐渐取代煤炭发电,天然气需求持续上升。因此,全球天然气需求的上升趋势与石油需求受经济下行和新能源替代影响而下降的趋势有所不同。 在能源市场中,天然气和石油在某些领域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例如,在工业燃料和发电领域,油价下跌可能会导致一些工业用户从使用天然气转向使用石油,从而减少对天然气的需求,导致两者价格出现负相关。但从长远来看,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趋势下,天然气凭借其低碳排放的优势,被广泛用于替代煤炭和石油,以减少碳排放,其价格更多地受到自身供需和能源政策的影响。这使得天然气的价格驱动逻辑逐渐独立于石油,两者的差异愈发明显。 除此之外,石油和天然气的金融属性也有所不同。石油的金融属性较强,其期货市场发展成熟,吸引了大量投机资金参与,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的持仓变化会直接影响油价走势。同时,宏观经济预期和市场风险情绪也会对油价产生较大冲击。当股市暴跌或经济数据不佳时,投资者往往会抛售石油等风险资产,导致油价下跌。相比之下,天然气的金融属性稍弱,其期货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尤其是在亚太地区。天然气价格更多地依赖于实物供需状况,如管道气的输送量、LNG船期安排等,以及天气变化对供暖和制冷需求的影响。在北美地区,冬季的寒潮会导致天然气供暖需求大幅增加,从而推动天然气价格上涨,这种价格变化与石油市场的金融波动关联度较低。历史数据也显示,在过去的油价下跌周期中,天然气价格并未完全跟随油价变动,而是更多地受自身供需和天气因素的影响。 总体而言,本轮全球油价连续下跌对全球天然气市场虽有一定影响,但影响有限。未来,随着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特别是亚太地区现货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以及全球能源转型进程的加速,天然气与石油价格的联动性可能会进一步减弱,天然气市场将更多地依据自身的供需关系、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导向等因素来决定价格走势和市场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