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胡彦 近段时间,金价震荡反复撩拨着观望者的心。 广州的孙先生从去年“五一”假期购入6克多约4800元的金饰后,今年一直未再出手,“当时以为金价已到顶,结果一年来不断冲高”。今年4月22日,伦敦金现盘中最高触及每盎司3500.12美元,更是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目光。 然而,5月12日,国际金价收跌,伦敦金现跌2.73%,报每盎司3235.580美元;COMEX黄金跌3.06%,报每盎司3241.8美元。5月13日,伦敦金现一度跌至每盎司3215.535美元,国内多家金店也纷纷下调足金饰品价格,每克单价重回“三位数时代”。 当前的黄金市场到底是何局面?未来走向如何?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通过走访,实地了解市场行情,并邀请行业专家进行了分析。 【走访】 金饰消费冷清 受国际金价下挫影响,国内多家金店5月13日下调足金饰品价格。当天截至记者发稿时,周大福、周六福、六福珠宝、金至尊的足金饰品价格为每克992元,日跌幅超1.5%。其中,当日周大福足金饰品价格与上月同期基本一致,较去年5月13日的每克723元上涨269元。 13日,记者在广州走访周大福、周生生、老凤祥、中国黄金等多家金店了解到,为迎接“5·20”和“6·18”等消费节点,大多数金店推出线上线下促销活动,如“克减活动”、定价商品6折、计价饰品8.5折等,部分品牌的足金饰品优惠后价格回落至每克不到870元。 今年以来,随着金价一路狂飙,黄金饰品市场迎来了一波波购买热潮。然而,5月13日,记者来到广州天河领展广场、中华广场、五月花商业广场等商业体走访看到,多家金店较为冷清。即使商业体内人来人往,消费者也大多是路过金店或在柜台前短暂驻足。在专柜选购婚庆用金的王女士表示,金价依旧太高,正在考虑旧金置换或用旧金打新。 值得关注的是,一季度以来,黄金市场呈现首饰遇冷、金条紧俏的现象。记者近期走访深圳水贝黄金市场时了解到,不少柜台出现金条紧缺甚至售罄的情形。 财报“镀金”难 与消费氛围相呼应,多家黄金珠宝企业的一季度财报并未成功“镀金”,业绩承压明显。 今年一季度,周大福零售值同比下降11.6%,其中中国内地市场同店销售下降13.2%;老凤祥营收175.21亿元、同比减少31.64%,归母净利润6.13亿元、同比减少23.55%;中国黄金营收110.03亿元、同比下降39.71%,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下降62.96%;周大生营收26.73亿元、同比下降47.28%,归母净利润2.52亿元、同比下滑26.12%。此外,据报道,今年一季度,周大福主品牌净关店397家至6423家,周大生净关店177家至4831家。 相较之下,潮宏基一季度经营业绩则有较快增长,实现营业收入22.52亿元、同比上升25.36%,归母净利润1.89亿元、同比上升44.38%。潮宏基一季报显示,其独创的非遗花丝首饰牢牢占据全平台花丝心智第一的行业位置。“非遗”“年轻化”元素或成为促珠宝品牌盈利的关键词。 中国黄金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黄金首饰消费134.531吨,同比下降26.85%;金条及金币消费138.018吨,同比增长29.81%。受高金价抑制,黄金首饰消费需求持续疲软。 分析人士告诉记者,对普通消费者来说,今年以来黄金价格涨速太快,价格不断刷新历史新高,市场对目前高位黄金价格波动担忧升温。 【观点】 专家认为从中长期看金价仍有回升空间 近期金价为何大跌?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表示,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贸易和地缘冲突缓和,避险情绪回落。中美经贸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相互取消部分加征关税,市场对贸易摩擦升级的担忧大幅缓解。叠加印巴停火、俄乌谈判提议等,使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属性削弱。二是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回暖。贸易冲突和地缘冲突的缓和,增强了市场对全球经济的信心。三是出于对通胀和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忧,目前美联储并不急于降息,下一次降息时点可能会延后至7月,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回升,以美元计价的黄金价格受到压制。四是部分获利资金加速了结。前期黄金涨幅较大,在贸易和地缘政治等利好兑现后,部分投资者选择获利了结,导致黄金市场出现技术性回调。 王有鑫判断,短期内,黄金价格可能延续震荡调整格局。一方面,贸易缓和利好仍在持续消化,市场风险偏好维持在较高水平,资金对风险资产的偏好增强;另一方面,技术上金价在下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阻力位和支撑位,引发市场的多空博弈,导致价格波动。 王有鑫分析,中长期看,金价仍有回升空间,随着贸易缓和利好逐渐消化,市场可能重新关注通胀和经济衰退问题,黄金的避险和抗通胀属性将再次凸显。同时,尽管美联储降息节奏可能放缓,但全球主要央行仍处于宽松周期,长期来看实际利率下行将提升黄金的持有价值。而且,各国央行持续增持黄金以优化外汇储备结构,这些因素都为黄金价格提供了长期支撑。 |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