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增长击退市场疑虑 药明康德营收、归母双位数增长验证CRDMO模式韧性 ...

来自: 每日经济新闻 收藏 邀请

2025年开年的一系列风云变幻,让全球被巨大的不确定性裹挟,宏观与微观挑战相互交织。以“久经风霜”的生物医药行业为例,药品单独关税、FDA大裁员、多款重磅药物将迎来“专利悬崖”,让这一本就依赖全球交流与合作的产业跌宕难料,前途犹如蒙上一层迷雾。

挑战中自然蕴含机遇,机遇中也暗藏风险,谁能在风浪中调准航向、储蓄动能,决定了谁能危中寻机,险中谋生。近期发布一季报的药明康德无疑又一次体现了不确定性中的强大定力。报告期内,药明康德整体营收同比增长21.0%;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同比提升40%,经调non-IFRS归母净利率更是达到27.7%,维持在历史高位。在不以利润换规模的同时,实现在手订单同比增长47.1%,彰显服务和持续稳定经营的信心。

这一稳健和超预期增长的背后,是“CRDMO”模式核心价值的进一步验证,也是企业前瞻预判能力的体现。面对不确定性因素或将持续存在的整体背景,药明康德传递出基于自身核心价值的坚定态度。

不确定性因素未影响实际经营

即使是听过无数次“狼来了”的医药行业,在面临重重不确定性时,也难免遭受短期扰动。

但刚刚发布2025年一季报的药明康德,以稳定姿态回应了外界观望,以业绩数据说明一系列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暂时停留在心理冲击层面,未对企业实际经营和战略布局展开实质性影响。

数据显示,报告期内,药明康德实现整体营收96.55亿元,同比增长21.0%;实现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26.8亿元,同比增长40%。相较收入增速,药明康德净利润增速近乎翻倍,说明公司一如既往保持高质高价优势,确保不以利润换取规模。

值得强调的是,在手订单数量更能说明客户对药明康德经营和服务稳定性的信心。一季度,公司在手订单攀升至523.3亿元,同比增长47.1%,可见药明康德已经在全球医药产业链中建立起品牌和竞争优势,而这种确定性是抵抗关税等不确定性的重要筹码。

同时,从收入分布亦可以看到药明康德在欧美等医药发达市场的竞争力。分区域看,公司在美国及欧洲分别实现了28.4%和26.2%的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在不确定因素富集的地域,药明康德仍然能实现创新高的增长,体现医药企业对优质CXO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外部环境扰动,还有向头部CXO进一步集中的趋势。

凭借一季度的“开门红”,面对不确定的外部环境药明康德也表示,公司暂时将维持年初制定的全年业绩指引不变,即预计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将实现双位数增长,同比增长10%至15%,公司整体收入也将直达415亿至430亿元。

摩根士丹利发表研究报告指,药明康德今年首季收入及非通用会计准则经调整纯利胜过该行预期。其中最主要的动力为美国及欧洲市场,合共贡献收入的近80%。另外,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积压订单按首季速度计,约相当于5至6个季度。

高盛亦发表研究报告指,药明康德今年首季财报强劲,管理层维持其2025财年指引,符合该行预期,认为如果未来1至2个季度持续强势,公司有空间在下半年提高指引。该行上调对公司2025年至2027年各年纯利预测分别7%、3.5%及2.3%,以反映TIDES业务好于预期和小分子研发及制造的交付。

在过去的2024年,药明康德的底气就已经得到过印证。裹挟生物医药行业的不确定因素并非“忽如天降”,过去几年中,医药行业就频繁受到各种外部因素扰动,这种扰动在2024年到达高峰——多家CXO企业修正下调业绩预期,上市公司股价也跌宕起伏,显现出一片动荡之势。而药明康德,就属于达成自身和外部预期的“少数派”,从今年一季度走势来看,药明康德还将继续稳扎稳打。

在当下扰动因素仍存在的环境下,药明依旧暂时维持全年经营目标,这份战略定力的背后更多是基于自身核心价值而传递出的一种坚定态度。

以定力优于增速战略为指引“CRDMO”模式含金量进一步验证

药明康德的稳定性,一方面得益于外部扰动因素距离落地和兑现仍有较强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更得益于药明康德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以定力优于增速的战略为指引,不断修炼自身抵御“黑天鹅”和周期波动的抗风险能力。

但主客观因素的博弈中,药明康德始终将主观能力的构建放在首要位置,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在一次次突发事件“偷袭”或危险信号吹响时,以不变应万变。

这种主观能力的基石,首先是不断实现价值验证的“CRDMO”模式。得益于这种“一体化、端到端”的业务模式,药明康德在拓宽自身业务范围的同时,自上而下覆盖了药物研发链条的各个环节,广度与深度兼备。

尤其是在环境因素动荡的背景下,“CRDMO”模式的含金量有望得到进一步验证。这是由于医药产业原本就是全球分工合作的产物,高效率、低成本、高质量是全球制药产业统一的追求。这种情形下,制药企业更要规避风险、提升效率,因此,寻找一家贯通发现、研究、生产全链条的CXO,成为一个更加突出的显性需求。受益于此,药明康德的“CRDMO”漏斗有望承接和转化更多分子管线。

如果说CRDMO模式通过一体化平台解决了新药研发“高成本、低效率”的痛点,那么质量体系的深度构建则是药明康德持续巩固行业护城河的关键。从2024年一季度数据可见,公司D&M管线新增分子203个,其中75个由R端(分子发现)转化而来,而过去一年R端化合物库规模已逼近46万个,这一数字不仅代表前端“入口红利”,更揭示药明康德“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全链条“链主”的能力。

有了关键能力基石后,药明康德还需要向上加码,才能在市场竞争和环境变化中取得可持续优势。因此,可以看到药明康德近年来在全球各个地区的投资扩建工作几乎从未停下脚步,包括将分别在2026年底和2027年投入运营的美国米德尔顿及新加坡基地。据药明康德此前披露,2025年公司的资本开支将达到70亿元到80亿元——敢于逆势扩张,既是公司对可持续健康经营的信心,也传递给市场积极信号和提振外部信心。同时,对于全球布局的CXO来说,其业务的分散性也保证了药明康德在服务层面拥有更多选择和弹性。

软硬件实力的持续加码、主客观因素的协调共振,无一不强调药明康德在不确定中的确定性。

提前布局TIDES业务彰显内功 积极回馈投资者提振信心

但需要承认的是,目前一系列不确定性因素均有可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绵延反复。即使经历过《生物安全法案》的震荡,但药明康德仍需展现出更强的底气,来提振内在与外部信心。

这种信心首先来源于业务本身,正如公司管理层在业绩交流会上所表达的那样,公司暂维持年初设定的全年指引,这代表了公司管理层对自身业务模式、管理能力和执行韧性的坚定态度。目前,以多肽、寡核苷酸为代表的新分子业务(TIDES)已然成为药明康德新的增长引擎。去年,药明康德TIDES业务收入达到58.0亿元,同比强劲增长70.1%。

一季度,TIDES业务实现收入22.4亿元,同比大增187.6%。且截至一季度末,TIDES业务在手订单继续同比增长105.5%。在基数不断增长的基础上,TIDES业务的增速惊人,且还在持续上涨。

叠加2024年年初,药明康德宣布位于常州与泰兴的两个基地的多肽生产车间正式投产,多肽固相合成釜总体积提升至32000升,仅12个月内就提升了20000升;2024年年报披露,2024年底,药明康德的多肽固相合成反应釜总体积已经增加至41000L,预计2025年底将进一步提升至超过100000L。TIDES业务预计将是药明康德未来几年最重磅的增长点。

值得一提的是,药明康德布局TIDES业务,早在GLP-1催生多肽药物浪潮之前。这也是得益于药明康德的“CRDMO”中的“R”模式,才让其得以提早洞见和布局药物市场的风向变化。即使在全球多家药企和CXO积极布局多肽产能的当下,药明康德依然享有先发和积累优势。

强化内在成长动力的同时,药明康德凭借高效的运营及财务管理能力,将业务发展的高质量成果转化为充沛的经营性现金流,并最终将大比例的现金流通过多元化的方式给到投资者。这不仅体现了公司对股东权益的重视,更凸显药明康德在全球CXO行业周期波动中持续兑现回报的稀缺性。根据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通过“现金分红+股份回购”的双重路径,药明康德当年度利润的60%以上转化为了股东回报;近三年来,药明康德累计向股东回报超过113亿元,而同期自由现金流约为153亿元,这意味着有超过70%的自由现金流流向了投资者。

同时,药明康德在这一季度大力回购股票。3月18日,药明康德披露首份10亿元回购预案,仅相隔三周之后,其再次宣布2025年度第二轮10亿元股份回购计划。

事实上,自去年以来,药明康德已实施了三次回购,累计金额达到了30亿元。表面上理解,每次回购后注销股份,有助于减少市场流通股本,提升每股收益,为股东创造价值,但从更深层次挖掘,这一系列行动实则反映了药明康德的高水平管理与战略选择。在存量经济主导的产业新周期中,药明康德的回购行动已超越单纯的资本运作范畴,演变为对企业治理能力的持续验证。

在顺逆周期中,一家注重价值的企业只会在意如何持续创造价值。在不确定的未来中,提早启航的药明康德无疑成为行业标杆样本。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信息披露内容以公司公告为准。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公司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长岭街道长岭路与观山路西北角中天会展城TA-1、TA-2栋(2)16层14号
电子邮箱:599599113@qq.com
客服电话:13765656037

Powered by 贵州阡乐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qianlew.com Inc.( 黔ICP备2025043673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