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CFC商品策略研究 国投期货研究院 编辑 | 杨兰 审核 | 浦电路交易员 事件:2025年5月12日下午,中美联合发布“日内瓦经贸联合声明”: 双方承诺将于2025年5月14日前采取以下举措: 美国将(一)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号行政令中规定的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的从价关税,其中,24%的关税在初始的90天内暂停实施,同时保留按该行政令的规定对这些商品加征剩余10%的关税;(二)取消根据2025年4月8日第14259号行政令和2025年4月9日第14266号行政令对这些商品的加征关税。 中国将(一)相应修改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4号规定的对美国商品加征的从价关税,其中,24%的关税在初始的90天内暂停实施,同时保留对这些商品加征剩余10%的关税,并取消根据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5号和第6号对这些商品的加征关税;(二)采取必要措施,暂停或取消自2025年4月2日起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最为重要的是,在我国积极表态的情况下,后续各国可能以此为基准与美国展开谈判,从而形成贸易流的逐步修复。 从商品对于事件的定价反馈来看,敏感度优先级按照预期反转程度(航运)+估值程度(油化工,棉花,橡胶)等展开多头排序。 空头侧形成: a.由经贸关系缓和叠加印巴地缘阶段性解除形成的黄金利空定价; b.多国多边关系或存在系统性改善的可能,进而形成基于关税逻辑的升水回吐,蛋白粕阶段性偏弱; c.国内经济前景回暖,股指和债券定价显著分化。 1、后续贸易缓和的重要线索:政策端双方非关税反制措施的逐步解除、贸易端美国订单的修复、转口贸易的变化,以及其他国家的贸易谈判基准变化; 2、后续贸易谈判的判断:鉴于格里尔仍坚持美国贸易逆差的表达,此前我国与美国谈判形成的“依靠购入美国农产品、能源缩减对美逆差”的路径依然适用。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我国机电产品等对美输出比例攀升,后续逆差可能难以通过此方式收敛。对于非关税反制措施,我国或留有调整空间,暂缓部分稀土、对美实体制裁等措施,但仍需要观察美方态度。此外,4月初美国针对我国800美元以下低价值货物的关税征收尚未解除,观察后续的政策动向。 3、对需求端的判断:此前2月、3月美国曾两次对我国加征10%关税,而在7月之前继续加征10%的“对等关税”基础上,整体货物的价格变动可以被大多数美国贸易商接受,但初步条件的达成并不意味着美国需要实现立即补库:此前美国在3月、4月初出现明显抢进口行为,其库存尚未完全消化,补库仍需要看下游需求及贸易条件是否趋于稳定。 4、观察指标与时点:5月关注:我国PMI新出口订单数量、港口集装箱指数、美国与欧盟谈判状况;6月关注:美国与日本的谈判状况、美国零售商库存、我国对东盟、墨西哥等转口贸易重点区域的出口变化。同时需要注意美国债务上限再触发的风险,关注美国两院7月议程。 本轮“中美日内瓦中美联合声明+5月初的央行政策组合”与“924时刻”的差异——基于政策增量左右经济预期的逆转而形成的多头定价强度随着时间逐步后延或被迫削弱,逼近国内地产销售近端压力制约预期定价,市场的反馈强度或弱于24年的第三季度。 在远景上,重要问题仍旧在于“关税”超预期提前达成一致能多大程度逆转当下的全球库存周期,美国“增长放缓但未全面衰退”的过渡期,短期内硬数据韧性延缓恐慌情绪,但关税引发的供应链扰动、成本上升及政策不确定性可能加剧二季度下行风险,衰退预期仍旧受到硬数据的威胁,库存周期通常在底部存在一波三折,后来的强度依赖于财政政策的有效破局,但当下国内以“存量政策加速+充裕政策后手”为主线,而美国仍旧继续面临财政退坡的持续压力,国内有待观察“财政退坡+出口下滑”对经济韧性的测试整体商品市场的风险偏好或仍旧有限。 对敏感商品板块品种的具体影响如下: 【集运(欧线)】 根据中美双方最新声明,中美经贸关系大幅缓和,关税大幅下降,对集运市场而言显著超出预期。且相对于市场前期预期的关税分阶段下调,当前24%的关税项目获得90天豁免期的方案,将直接强化近月合约的抢运逻辑。考虑到历史上关税政策的不稳定性及当前美国补库的需求,叠加6-8月传统旺季临近,美线货量可能迎来阶段性逆转,货主提前出货的紧迫性将推动订舱需求快速释放。 对于欧线而言,此前核心矛盾在于供应端运力过剩压制运价,红海绕行缺口补足叠加美线货量骤降外溢的运力填补欧线被动空班缺口,进一步挤压航司运力调控空间并削弱挺价能力。若美线货量回升带动运力回流,欧线被动承接的过剩运力压力将显著缓解,叠加欧洲传统旺季需求逐步启动,航司通过主动调控舱位支撑运价的预期增强。 盘面上,临近交割的06合约若因美线货量回升分流运力,航司或通过收缩欧线供给支撑6月运价,但需注意美线货量回升节奏受补库订单传导至实际订舱的时滞制约,挺价窗口相对短暂,合约可能在短期冲高至预期上沿后转入震荡,后续进一步突破需观察航司一致性挺价动作(如集中发布涨价函)。08合约则更受益于旺季需求与美线运力虹吸效应的共振,若后续芬太尼相关20%关税谈判取得进展,进一步释放货量弹性,欧线运价中枢或持续上移。后续需重点关注航司对主要跨洋航线运力部署的调整,这将是判断欧线供需格局变化的关键变量。 【原油&油品】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超出市场预期,中国对美全部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比例在90天内自125%降至10%,但2月4日宣布的对原产于美国的煤炭及LNG加征15%关税、对原油加征10%关税仍将保留;同时美国将中国商品进口关税在90天内自145%下调至30%。本次关税调整对中美原油及油品贸易流并无直接影响,而是进一步延续了上周美英贸易协议以来的贸易战阶段性缓和、经济衰退担忧修复主题。需求现实层面同样具有韧性,临近北美夏季出行旺季,美国汽油表需相对坚挺,加之尼日利亚丹格特炼厂RFCC装置检修的供应扰动,全球轻质馏分产品库存屡创新低,海外汽油裂解、综合炼化利润迎来修复。但考虑到OPEC+已进入快速增产周期,近期美伊核谈判、俄乌和谈亦均有乐观信号释放,地缘缓和大背景下供应制裁风险弱化,油价反弹空间亦不过分乐观,布伦特关注70美元/桶压力位、SC关注510元/桶压力位。 此前贸易战巅峰博弈期原油系品种下跌阶段,燃料油及沥青品种相对原油跌幅受限、裂解价差均出现被动修复,预计本轮贸易战缓和带动的石油品种反弹中燃料油、低硫燃料油、沥青力度不及原油,裂解价差相对承压。其中高硫燃料油、沥青此前高估值对供需的负反馈均有所体现,在原油下游品种中面临由强到弱的转化。 【棉花】 中美贸易谈判取得实质性利好,关税幅度较前期大幅降低,继续关注后续情况;关税的降低,大幅降低了中国纺服出口到美国的压力,如果后续谈判顺利推进,中国出口到美国的纺服的竞争力和数量或有所恢复;国内3-4月份棉花库存消化良好,如果后续中美谈判继续顺利推进,季末棉花库存偏紧预期将有所加强,郑棉或延续反弹势头。操作上可以尝试牛市价差期权的策略。 【橡胶】 对于橡胶来说,中美贸易谈判超预期,有利于恢复橡胶期货市场信心。当然,橡胶下游的中国轮胎和新能源汽车行业实际利好效应极其有限,毕竟在“对等贸易”政策实施之前就已经严重受限,中国输美轮胎实际贸易量早已经严重萎缩,而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输美量微乎其微。 官方网站:http://bestanalyst.cn 「对冲研投」 寻找属于你的alpha |
昨天 23:22
昨天 23:22
昨天 23:07
昨天 23:07
昨天 23:07